首页 文案列表 多媒体课件 景区导游解说词 【导游词文案】原英商亚细亚火油公司旧址

【导游词文案】原英商亚细亚火油公司旧址

文案配音员:智轩
景区导游解说词 1096 分享

亚细亚火油公司旧址

游客朋友们,大家好,当代女诗人舒婷曾说过“人们可以不参观画展,可以不去音乐厅,可以不上歌剧院,但无法拒绝建筑,无法逃避建筑的影响。因为建筑是你皮肤的延伸,是你呼吸的形状,是你家庭外壳那信以为真的保护层”
我们现在来到的地方是与舒婷的家一墙之隔的中华路21号,这里曾经是亚细亚火油公司的办公楼。说到亚细亚火油,估计大家都有所耳闻,但是又不知其为何物?它就是如今大名鼎鼎的壳牌石油集团的前身,要知道它厦门结缘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。
 
亚细亚火油公司于1903年7月在英国伦敦成立,凭借雄厚的资本,强势登陆亚洲,后来迅速垄断了亚洲特别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销售市场。在亚细亚火油公司还未进入中国之时,广袤的中国大地基本上都是用植物油来照明的,只有为数不多一小部分乡绅土豪、达官显贵通过各种关系才能得到一点煤油,这在当时,可是身份的象征!
 
1907年英商来到厦门,在海后滩设立亚细亚火油公司办事处,建有专用的码头和油库。刚开始英国人并没有急于铺货,而是大力宣传点燃煤油照明的好处-- --明亮、无烟、火力强、价格低廉,点灯做饭样样都行!“点亚细亚火油”的大字广告,遍及穷乡僻壤。产品未到、广告先行,果然了得!由于是新物件,又是泊来品,于是人们给它取了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名字:洋油。
 
为了抢占市场,亚细亚火油公司不惜工本,大打低价牌。1908年,该公司两听洋油的售价是1元5角,每听净重30斤,算起来比农民照明常用的植物油还便宜,而且洋油用完了铁皮罐还值一两角。物美价廉的洋油很快就在厦门市场打开销路,当时亚细亚公司在鹭江道上的经营处,批发零售兼营,洋油卖得相当火爆。厦门居民的生活习惯也随之改变,成千上万的土油灯变成了洋油灯。
曾经的洋油强势登陆
当初,亚细亚火油公司将油库建在厦港闹区,周边居民密集,各社团惟恐油库发生危险殃及无辜,屡次要求其迁离出岛,可交涉几年亦无效果。后来经过一位的中介协调,油库才从厦港迁徙到现在的海沧嵩屿,这位中介,就是我国著名的妇产科专家林巧稚的父亲——林良英。
 
1937年,原来设在海后滩的公司办事处,搬到了我们眼前的这栋楼里,该建筑是一座两层殖民地外廊式建筑,建筑面积680平方米,采用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清水红砖墙及哥特式尖券拱窗。
在厦门开埠之前,鼓浪屿的民居建筑主要是闽南传统的被称为“红砖厝”的院落式住宅,在我们旁边就是鼓浪屿目前保存下来规模最大、最完整的一组闽南红砖厝建筑群——四落大厝。
 
 随着1843年厦门开埠,西方人进入鼓浪屿,大量采用这种殖民地外廊式建筑风格建设领事馆、公馆、洋行和住宅。这种建筑风格最初在南亚殖民地地区形成,18世纪末19世纪初传回欧洲,并转化为富裕阶层的郊野别墅形式,形成一种象征西方高贵、休闲生活方式的标志。鼓浪屿的华侨富商们逐步对其产生认同感,纷纷采用这种建筑样式自建洋楼,希望借其表现出一种优越感。 
 大家请看眼前这扇的“猫头鹰窗”。乍一看,这不会引起你特别大的注意。可是,如果你略为留神,你就会发现有三只憨态可掬的猫头鹰,正瞪着两只大大的眼睛,注视着你。它体态丰腴,惟妙惟肖,与别墅楼房匹配得和谐美观,就像画了龙,点上了眼睛一样,整栋楼活了!给人们带来了中西文化的艺术魅力,这真是极好的艺术享受啊。
 
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,那么窗户就是别墅的眼睛。当你漫步在鼓浪屿的小巷里,不难发现所有别墅楼房的窗是不一样的,一座楼一种窗,一幢别墅几种窗。

关上窗,拥有自己世界的安静,打开窗,可以了解外面的世界。目前,鼓浪屿正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,我们将透过这扇“申遗”之窗,让世界了解鼓浪屿,让鼓浪屿的文化景观在世界大舞台上绽放光彩。

免责声明:以上整理自互联网,与本站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(我们重在分享,尊重原创,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)

为您的创意找到最好的声音

平台累计配音,超40,050,000 分钟

  • 品质保证
    15年专注网络配音行业 500+国内外专业配音员
  • 多种配音
    中文多场景配音 提供小语种配音
  • 公司化运作
    提供正规发票 签订服务合同
  • 双重备案
    工信部公安双重备案 取得文化经营许可证
  • 7*14全天候服务
    公司实现轮流值班 9:00-21:00都有客服
更多